心连心网站致力于成为日中交流桥梁,
促进两国青少年共创未来。

JAPAN FOUNDATION 国際交流基金[心連心]

日中年轻人共创未来

活动报告

济南中日交流之窗举办“从民俗角度看日本”主题介绍活动

2018年10月27日(周六)

 

  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图书馆五楼济南中日交流之窗举办了“从民俗角度看日本”主题介绍活动。来自山东师范大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驻济高校师生约40人参加此次活动。山东师范大学日语系外教福迫加那博士作为主讲人为大家介绍日本民俗。

 

  活动开始后,福迫老师首先介绍民俗学的定义。她说,民俗学是以研究民俗为主的一门学问,指的是固定地域生活的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产生并传承的一种生活文化或思考模式。同时,福迫老师通过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的观点引出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民俗文化中蕴藏着生活的智慧,如果能够深入理解这些智慧,那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也能迎刃而解。另外,她提到民俗学不同于历史学,更注重“民”,在传承方式上多是口头传承。

  随后,福迫老师介绍了日本民俗资料的分类,包括有形文化、语言艺术和“俗信”,并就“俗信”一词进行详细的阐释。“俗信”是人们基于长期培养出来的丰富经验而形成的生活智慧,包括预兆、占卜、禁忌、诅咒,以及妖怪、幽灵等。之后福迫老师用实例向大家生动展示了日本的“俗信”文化:比如,夜晚剪指甲会带来噩运;人们踢木屐用于占卜天气;黑色象征死亡;看见灵车要将大拇指藏起来等等。她认为现在大部分俗信虽然缺少科学依据,但通过学习俗信,我们能了解过去的人们的想法。

  最后,福迫教授让大家在纸上写下自己了解的“俗信”实例,通过这样的互动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身边的“俗信”文化。本次活动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民俗文化,进而对日本文化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 国際交流基金 JAPAN FOUNDATION
  • 通过《艾琳》学日语
  •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微博]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