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报告
“日本传统乐器”主题介绍活動
2019年6月22日(周六)
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图书馆五楼济南中日交流之窗,成功举办了以“日本传统乐器”为主题的介绍活動。山东师范大学日语系外教福迫加那博士、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外教山形邦夫老师以及我校学生等参加此次活動。山东师范大学日语系研究生徐时爽同学作为主讲人为大家介绍日本的传统乐器。
活動伊始,徐时爽同学以一段日本乐队的表演视频开场引出日本传统乐器的主题。徐时爽同学首先介绍道:日本传统乐器是日本自古以来用于演奏雅乐的乐器总称,在日本国内也被称作“邦乐器”。日本传统乐器的种类大致分为三种,分别是弦乐器、管乐器以及打击乐器。接下来,徐时爽同学对这三类乐器中的主要乐器进行详细介绍。弦乐器的代表为日本筝与三味線。8世纪初中国唐代十三弦筝传入日本,而後演变为日本筝,1921年日本民族音乐家宫城道雄创制十七弦筝,之後十七弦筝被广泛用于雅乐演奏;三味線由方形的音箱和细长的琴杆组成,其音箱多用猫皮或狗皮制成,演奏者会用象牙、玳瑁等材料制成的银杏状拨子代替手指进行拨弦。管乐器的代表为尺八。尺八原是中国吴地传统乐器,隋唐时成为宫廷中的主要乐器,由日本遣唐使传入日本国内,因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尺八音色十分独特,演奏时给人空灵、寂静的感觉。打击乐器的代表为和太鼓与笏拍子。和太鼓的鼓身采用榉木或次楸木、鼓面采用牛皮制成,其尺寸有大有小,是日本的代表性乐器,除用于演奏之外,古代战争时期还会用和太鼓进行通讯;笏拍子多用于日本国风歌舞、催马乐的伴奏,一套笏拍子由两枚木片组成,表演者通过两枚木片相互击打进行伴奏。之後,徐时爽同学通过“听音辩乐器”的互动游戏向大家展示日本传统乐器的特点。第一,日本传统乐器对音色十分考究,为保证演奏时的高音质,演奏者会根据当天气候、乐器本身的情况和乐曲基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乐器配件;第二,日本传统乐器追求“杂音美”,三味線、尺八等乐器在演奏时会产生一种微妙的颤音,这种颤音看似与音乐本身不协调,却是日本传统音乐中重要的一部分;第三,日本传统乐器与西洋乐器相比,音量普遍较小。最後,徐时爽同学通过日本传统乐器演奏《千本樱》的视频让大家更深入地感受到日本传统乐器之美。
通过此次活動,同学们对日本传统乐器有了初步了解,进而加深了对日本传统文化的思考,更提升了探究日本文化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