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报告
济南中日交流之窗举办“中日跨文化交流实践(一)”线上文化交流活动
2020年11月28号(周六)
11月28日上午,济南中日交流之窗依托腾讯会议,线上举办了“中日跨文化交流实践(一)”主题文化交流活动,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2019级12名学生精心准备,为大家做了精彩的相关介绍。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副主任、副教授崔颖博士,日语系外教石田曜博士,以及来自山东师范大学的80余名学生参与了此次线上活动。本次活动主题分为两点部分,一是日本神社与寺庙的区别;二是两国节假日的异同。
首先是由王晶老师指导的李全美小组,该小组共6位同学,除李全美外,还有舒贤菊、范美宁、高成豪、高原、马金蕊五位同学。他们分别从“神社与寺庙的不同”“日本神社的主要建筑”“祈祷的四种方法”“参拜的方法”“神社的分类”与“有名的神社与寺庙”六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日本神社与寺庙的不同。神社属于日本本土宗教神道教,供奉的是日本的神灵;而寺庙是祭祀佛祖,供奉佛像,僧侣弘扬佛法的地方,是佛教属地。两者的神职人员也有所不同,在讲解“巫女”时,学生以《你的名字》动漫中的女主角为例进行说明,使大家印象更加深刻。在神社建筑的介绍环节,讲解人图文结合,使讲解更加具体形象。之后的环节中,讲解人针对本次主题进行了知识拓展。比如:中日和尚有很大的不同,日本的和尚可以结婚、吃肉,此外,在日本,还有人用“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来形容和尚的生活。可见中日和尚形象之大不同。
第二部分是由练潇旻、朱梦欣、訾亚琪、王晓语、宋文麟、位雨彤6位同学为大家讲解了日本的节假日。日本一年共有17个法定节日,此次活动中主讲人主要讲解了日本的新年、节分和盂兰盆节三个节日。日本的新年是西历1月1日,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会寄发贺年卡,门口摆放门松以及悬挂注连绳来迎接新年。新年的第一次参拜寺庙神社被称为“初诣。”节分原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现多指立春的前一天。节分时日本人有撒豆子、惠方卷的习俗。盂兰盆节,在日本又称中元节、鬼节或七月半、麻古节,是祭祀祖先以及孤魂野鬼的日子。最后,同学还介绍了中日两国习惯的不同,比如日本女性冬天穿短裙,到了夏天可能就穿上长裙了。
在最后的交流活动中,两组成员都对外教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采访。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让大家对中日两国的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