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网站致力于成为日中交流桥梁,
促进两国青少年共创未来。

JAPAN FOUNDATION 国際交流基金[心連心]

日中年轻人共创未来

活动报告

济南中日交流之窗举办“莫言作品改编的电影在日本的传播”主题介绍活动

2020年度

2021年3月13号(周六)

      3月13日上午,济南中日交流之窗依托腾讯会议,线上举办了“莫言作品改编的电影在日本的传播”主题介绍活动。山东师范大学日语系2019级研究生潘晓瑶师姐担任主讲人,从“莫言”、“莫言作品的电影化”、“在日本的传播”和“日语字幕的翻译”四个方面,介绍了“莫言作品改编的电影在日本的传播”。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外教石田曜博士,以及60余名学生参加了此次线上活动。

   

      潘晓瑶师姐首先介绍了作家莫言及其主要作品。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他的作品中,有五部被拍成电影,并传到日本,其中包括《红高粱》《太阳有耳》《白棉花》《幸福时光》《暖》。潘晓瑶师姐对电影的情节、导演、主演、中国上映日、日本上映日等,做了简单的介绍。

      随后,潘晓瑶师姐给大家展示了日本人对上述电影的评价,让大家了解到莫言作品电影化后在日本的传播情况。在“日语字幕的翻译”部分,不仅是演员台词的翻译,还包括《红高粱》插曲–《红高粱唢呐曲》的日语翻译展示。《红高粱唢呐曲》中有中国特有的文化,如“盖头”“洞房”,在进行日语翻译时利用了翻译的“归化”方法,分别翻译成了“お床入り”和“角かくし”。而歌谣中宠溺地称呼新娘的“小乖蛋”一词,则被翻译成了“嫁さん”,多少缺了点原本的趣味。潘晓瑶师姐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轻快活泼的氛围,向大家介绍了“莫言作品改编的电影在日本的传播”情况,深受大家好评。

      在最后的交流环节,大家就此次活动的主题,以及考研、出国留学等情况,积极向潘晓瑶师姐和外教石田曜老师请教,师姐和老师耐心回答,使大家获益匪浅。

供稿人:李晓霞

 

大家都在看

  • 国際交流基金 JAPAN FOUNDATION
  • 通过《艾琳》学日语
  •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微博]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