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网站致力于成为日中交流桥梁,
促进两国青少年共创未来。

JAPAN FOUNDATION 国際交流基金[心連心]

日中年轻人共创未来

活动报告

第三届日本学研究论坛“日本社会与战争”

2015年8月26日(周三)

外国语学院广州中日交流之窗在外院315会议室举办了题为“日本社会与战争”的第三届日本学研究论坛,除了演讲者、报告者、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各年级学生五十余名外,还有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的师生十余名。

上午,首先中山大学日语系讲师、广州中日交流之窗负责人之一邹双双老师介绍了该交流之窗的创设目的与活动、本次论坛的目的及主旨,外国语学院许东黎书记作了开会致辞。之后,日本东北大学的荒武贤一朗老师、奈良大学的木下光生老师分别以“近世日本における貧困救済の史的特徴――比較史の視座から”、“都市と村落の関係史――食糧供給と肥料問題を中心に”为题,从经济、社会的角度深入浅出、不失幽默地介绍了日本江户时代农村、都市面貌,并向未来有志于研究的同学们提示:研究就在身边,从感兴趣的着手。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佟君老师紧紧围绕本次会议主题,高度概括性地介绍了近现代日本文学作家及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战争观。

下午以报告形式展开,分两场。第一场在日本冲绳县立艺术大学麻生伸一老师的支持下,来自江汉大学的梁紫苏博士、复旦大学的奚伶博士、暨南大学的张岚博士分别以“大実業家と近代日本の戦争認識を中心に”、“日中戦争勃発後の日本財界”、“広州における日本人移民の生活実態と社会融合”为题作了报告,主要从战争的角度考察了日本财政界及人口流动的状况。

第二场由中山大学日语系谢崇宁老师主持,来自外国语学院的在读博士生宋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的郭李飞老师分别以“野上弥生子と中国――1930年代の戦争認識と中国体験をめぐって”和“遠藤周作の戦争観――<海と毒薬>を中心に”为题,从作家的作品入手解读了日本作家的战争观。论坛最后,邹双双老师报告了“中華民国時期における「吾輩は猫である」”,介绍了民国时期《吾輩は猫である》的几种中文译本,分析了译者在战争时期的翻译态度。每场报告后,与会者针对报告内容进行了紧张而激烈的讨论,某些学生也参与了提问、发言。

本次论坛不仅为报告者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广大学生认识了研究是什么、如何做研究、作为一研究者的应有姿态等,促使与会者重新思考了和平之珍贵,战争之残酷,可谓达到了论坛目的,获得了圆满成功。希望日本学研究论坛能够长久持续下去。

大家都在看

  • 国際交流基金 JAPAN FOUNDATION
  • 通过《艾琳》学日语
  •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微博]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