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网站致力于成为日中交流桥梁,
促进两国青少年共创未来。

JAPAN FOUNDATION 国際交流基金[心連心]

日中年轻人共创未来

活动报告

时卫国教授做客第679期社科大讲坛

2018年9月10日(周一)

日本国立爱知教育大学日本语教育讲座教授(顶级)、研究生院日本语教学领域主审教授(顶级)时卫国先生应邀做客我校第679期社科大讲坛,在长清湖校区B区236教室做了题为“日本婚丧文化与姓名文化管窥”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副教授孙守峰博士主持,我校日语系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孙守峰副教授首先代表日语系全体师生对时卫国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感谢。时卫国教授于今年3月份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并一直认真负责地履行作为客座教授的职责,作为日本社会文化、翻译研究方面的专家,为我校学生在日本文化的了解与学习上提供大力支持与帮助。时教授此次莅临我校,时为我校研究生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授课讲学,他是我校首次开展的境外专家项目的首位参与者、履行者。

讲座开始后,时卫国教授首先对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简单的介绍,并以日本婚丧文化为例,阐释何为日本婚丧文化、以及如何理解日本婚丧文化。时教授基于多年对日本文化实地考察的经验,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了日本的婚俗与婚典。日本人的婚典分为婚礼和婚宴两部分,婚礼大体分为四类,有神前式、佛前式、人前式和教会式,其中神前式与教会式较为普遍。随后,时教授以神前式婚礼为例,向大家展示日本婚礼举行时的照片及礼仪穿着,并对日本婚典举办流程与具体步骤做了详细介绍。据介绍,日本的神前式婚礼通常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下举行,新郎新娘身着和服,现场有奏乐者演奏雅乐;在嘉宾入场就位后,新郎新娘便开始入场,仪式正式开始后,首先新郎新娘起立接受洗礼,由神官(巫师)奉奏祝词、捧献祭祀神的祈祷文;接着新郎新娘举行三献仪式,由巫女斟酒,新郎新娘献酒三次,每次三杯,每杯三口喝完,一共九次,因此该仪式又称“三三九度”。随后新郎新娘交换戒指、朗读誓词,神官将誓词献呈神坛,新郎新娘向神明敬献缠有白棉纸的小杨桐树的树枝,拍手,鞠躬,举杯互敬。最后所有参加者举杯庆贺,互致敬意,新郎新娘一起退场,参加者依次退场,仪式结束。

接下来,时教授又介绍日本的丧仪文化,并指出中日对待丧仪文化的差异。时教授举例说明日本人对待丧仪文化的态度,例如一个日本妻子的丈夫去世,妻子可能会每天去丈夫的墓地,因为日本的墓地与住处可能只有一路之隔,而中国的住宅区与墓地则是完全分开的。时卫国教授结合具体事例,从文化视角和理论高度对日本婚丧文化进行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解析,使大家初步了解到日本的婚丧文化,并引导大家积极思考中日间婚葬文化的差异,为师生们提供了一种学习与研究中日文化差异的新角度、新思维。

随后,时教授对日本人的姓名文化进行细致入微的介绍。时教授指出,在明治维新以前,除少数贵族外,一般的日本人是没有姓的。而到了明治天皇时,由于没有姓氏,使得户籍登录、税收、兵役等方面出现了诸多不便,因此明治三年(1870)日本政府作出“凡国民,均可起姓”的决定,但响应者寥寥。于是明治八年(1875)颁布了强制性的《苗字必称令》。日本人这才普遍有了自己的姓。由此可见,一般日本人有姓是近一百多年才有的事情。日本人的姓有十几万个,最常见的有四十多个,其中铃木、佐藤、田中、山本、渡边、高桥、山田、小林、中村、伊藤、斋藤、木村等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青木、山口、桥下、山下、山口、日光、北风、前部、观音、田中、三田也都是比较多见的姓。更有甚者,出现了一些不那么“好听”的姓,例如:鬼头、猪手、猪腰、犬养、茄子川等。时教授指出姓氏多,读音难,读音相同的姓氏汉字种类繁多,是日本人姓名的一大特点。以“けんじ”为例,就有賢次、建治、健治、健司、健次、健二、堅二、建次、憲次、憲司、憲治、憲二、研志、研司、研二、謙治、謙二、賢司、賢次、賢二、賢児,賢治、顕治、建司、堅治、堅司、健史、健之等汉字表达。此外,日本男子和女子在姓名上也各有特点,日本男子的名字以郎、朗、夫、兄、男、生、彦居多,有的按序排列,例如,一郎、次郎、三郎、四郎、五郎、六郎、七郎、八郎……而女子多以子、江/枝、美、香、佳、惠等结尾。在时教授循序渐进且引人入胜的讲解中,大家对日本人姓名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深化和扩展了大家对名字的思考。

通过聆听此次讲座,同学们对日本婚俗、婚典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形式及特点,日本婚俗文化的现状和走向,日本社会的葬仪文化、日本人的生死观、宗教观以及日本人姓名的起源和现状等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加深了对日本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对自己在对待中日婚丧文化差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深刻认识到了解日本文化的重要性,启发着我们以学习、尊重、包容的态度去对待中日间的文化差异。

本次讲座,时卫国教授以新的视角在列举了大量典型实例的基础上展开了对日本婚丧文化与姓名文化的讲解,凭借自己多维度的研究,用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的话语娓娓道来,聆听此次讲座的师生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时卫国,现任日本国立爱知教育大学日本语教学讲席教授,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拥有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文学一级博士学位和大东文化大学语言文化学一级博士学位,系日本文联、作协、译协正式成员,担任汉日对比语言学会常务理事、日中对照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国际连语论学会常务理事、日中口译笔译学会副会长,《国际连语论》和《中国语文法研究》执行总编等。旅日三十年,独立出版专著、译著三十部,刊发论文一百余篇。

  • 国際交流基金 JAPAN FOUNDATION
  • 通过《艾琳》学日语
  •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微博]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