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网站致力于成为日中交流桥梁,
促进两国青少年共创未来。

JAPAN FOUNDATION 国際交流基金[心連心]

日中年轻人共创未来

活动报告

第六届中日企业文化·教育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8年9月14日(周五)

  2018年9月14日下午,“第六届中日企业文化·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图书馆五楼济南中日之窗成功举办。来自日本爱知产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2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会议。开幕式上,我校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山东省日本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李光贞教授及来自日本的寺泽阳美副教授先后致辞。

  本次研讨会参会代表主要围绕着以下主题展开:日本社会人士的英语交流能力(寺泽阳美副教授)、从工资制度看中日两国的企业文化差异(张强博士)、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调查(曲晓燕老师)、中国留学生对日本人的印象及文化交流(赵琳老师)、对《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练习问题的考察(研究生冯银萍)、第二讲堂对学生进行异文化交流的教育效果(本科生林莹)。日语系副主任崔颖博士、外教福迫加那博士、吕晶博士、王东辉老师以及日语系全体研究生、部分本科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山东分会秘书长、我校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孙守峰副教授担任主持人。

  研讨会开始后,李光贞教授首先发言。李教授向在座的参会人员介绍了中日企业文化·教育学术研讨会的起源和历史,并向远道而来的日方代表寺泽阳美副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寺泽副教授此次作为爱知产业大学的代表前来参会,她代表日方会长三田村副教授向大家传达了本研讨会的研究建言和今后的发展计划。研讨会正式开始后,寺泽副教授就日本社会人士的英语交流能力和日本英语教育现状做了报告,她认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东京奥运会的到来,日本人应当努力考取英语资格证书,并且积极积累英语交流的实践经验。张强老师比较了中日两国工资制度的异同点,分析了制度与文化的关系,他提出制度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并认为中国企业在制定制度时可以借鉴日本企业的经验。曲晓燕老师介绍了东亚同文书院生的调查日志,并对其中的书院历史和书院生的调查旅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揭示了书院与日本之间的军事政治关系。赵琳老师研究了中国留学生赴日留学前后对日本人的印象差异,她认为中国留学生在赴日前对日本人抱有“勤奋”“宽容”的固定印象,但实际赴日与日本人相处之后,则产生了日本人“封闭”“自我压抑”的消极印象。研究生冯银萍同学针对中国市场流传较广的《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一书的练习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其中优势和不足,并就此提出中国的日语教材需要注意的问题。本科生林滢同学以自己的访日实践活动为契机,统计调查了同行学生们的交流成果,并对中国异文化交流的教育方式进行探讨。李光贞教授、寺泽副教授、福迫老师、王东辉老师、吕晶老师对冯银萍和林滢同学的发表成果进行了点评。最后总结阶段,李光贞教授提出要继续努力办好中日企业文化教育学术研讨会,为中日两国的青年教师、学生提供一个良好互动的学术平台。

  本次研讨会是继2016年的“第五届中日企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第四次与日本爱知产业大学联合在山东师范大学举办的中日企业文化教育学术研讨会。参会人员反响热烈,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进一步加深了双方在各方面的交流和理解。

 

大家都在看

  • 国際交流基金 JAPAN FOUNDATION
  • 通过《艾琳》学日语
  •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微博]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