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网站致力于成为日中交流桥梁,
促进两国青少年共创未来。

JAPAN FOUNDATION 国際交流基金[心連心]

日中年轻人共创未来

わたしのイチ推し紹介!

《心》中自有救赎之道

济南中日交流之窗 丁旭

  所谓的“心”究竟是什么呢?因为心永不休止地跳动,所以当然没有具体的形状,它像黏土一般,我们能够自由地改变它的形状。但,万一拥有的是一颗被他人排斥和痛恨的心,那注定将是终生的不幸。

  一百多年前,夏目漱石在他的作品《心》中探讨了人心。夏目漱石的《心》描绘了一个叫做“先生”的被利己主义支配的男人,他间接地杀害了他的朋友——K。 “先生”也因为极度自责,最终自杀了。读完这篇小说,我藏在心底的疑问浮现出来——我们拥有何种心呢?这个问题的意义巨大。

  我们经常会听到“人都是自私的”这样的话。人的内心深处隐藏着各种品质,比如欲望、自私、愤怒等等。然而,也可以说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所依赖的正是抑制这些品质。

  夏目漱石生活的明治时代,日本迎来了社会的转型,如沐春风之时,也伴滋味难明的不安。也就是说,腐齐未变,明天却早已成形。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将人们心中的品质暴露无遗。

   “那些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更不能成就大事”。

  没有日常的沟通交流,更何谈宏大的国际交流。生活在这个兼容东西文化并茂的时代里,我们被授予了机会与无限的可能性,同时也须承担挑战和责任。故此,深刻探寻人心的矛盾和不合逻辑,克服它们,怀着开诚布公、同情和理智之心。从身边琐事和日常交流出发,让国家的前景跃动向好,寻觅通往前行之途吧!

夏目漱石《心》岩波书店

 

大家都在看

  • 国際交流基金 JAPAN FOUNDATION
  • アニメ・マンガの日本語 动漫日语
  •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微博]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