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网站致力于成为日中交流桥梁,
促进两国青少年共创未来。

JAPAN FOUNDATION 国際交流基金[心連心]

日中年轻人共创未来

参与者访谈

Interview 从中国来日本留学,在困惑中成长着的学生们 透过镜片照出他们正在追逐未来的样子

站在转折点上的第十届同学们、迈出连接日中两国的新的一步

个子长高了一大截的学生、变成小大人的学生…通过大约一年的时间,在日本各地留学回来的31位中国高中生、我们从中看出了极大的成长。

回国的前一夜7月15日、在东京都内举办了“心连心:邀请中国高中生长期访日事业”第十届生回国前报告会与欢送会。从全国赶来的寄宿家庭、学校老师、以及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日中交流中心职员等的祝福声中、具有心连心事业的一个里程碑意义的第十届生也迎来了光辉灿烂的“毕业”之际。

回国后要向周围传播“团结就是力量”

在日中交流中心设立十周年的今年、举办了盛大的第十届生欢送会与十周年纪念宴会。在这之前的回国报告会上、带着澎湃的心情发表留学成果领取毕业证书的高中生们也似乎松了一口气,比起之前、用着更流利的日语谈笑着。

在朝气蓬勃的会场中,我们采访了几位同学听取了他们对此次留学的最好的回忆与成果。

在高中棒球强手校福井县敦贺气比高等学校学习的宋仕喆同学强调“在日本学到了团结就是力量”。在中国有很多有个性的独生子女、所以大家很少团结起来做同一件事情。

以前学过小号的他、在日本的学校加入了吹奏乐团。第一次挑战合奏的他、苦笑着说“因为不合拍、刚开始我总是比大家慢、给大家添了很多麻烦”。

即使是这样,也通过无数次的练习、作为啦啦队的一队员为出场春季选拔赛的棒球队助阵、在美丽的甲子园演奏的经历让他永远都不会忘记。

“虽然我们的学校在第二回合就被打败了、但是非常高兴能够在广阔的大看台上尽情地演奏。回到长春的高中、我一定要把这些经验讲给大家听”小宋说与日本伙伴们的回忆是他无可替代的“珍宝”。

在冲绳县立向阳高等学校留学的王逸雯同学对我们说、她最喜欢 “ICHARIBACHODE”这句冲绳方言。

“意思是‘见面了大家就都是兄弟’、也是冲绳人民非常重视的一句话”。把迷路的我带到目的地的一位店员。热情照顾刚来不习惯的我的同学们、以及在最后一天早晨明明有课、还都来哭着送我的同学们、让我深深地感到了“ICHARIBACHODE”。

王同学说、她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冲绳的大自然和善良的冲绳人民。在不久的将来、来日本留学、再访冲绳是她现在的愿望。

切身体验周围人对留学生的关照

在大阪府高石市清风南海高等学校学习的韩东学同学、为了能够相互了解日中关系使用了社交网站的LINE群、对同学们开始了调查、结果让他非常吃惊。

“调查对中国的印象等共14问。当中让同学们在不查看的情况下画了一下中国国旗、当然也有画对的‘五星红旗’但是也有三个星的、四个星的、甚至还有星星的位置不同的设计”

虽然留学的学校是重点学校、即使如此小韩也发现了日本人对中国的误解。所以在这里他主动地担任了家长会以及特别讲座的讲师、用心介绍了中国学校的情况与“心连心”事业。

“我是这所学校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所以为了让我的学弟学妹们能够放心留学、我努力在学习和生活上留下好的印象。并把中国留学生的自觉与使命感刻在了心上”

在调查中、有些同学写着通过与韩同学的交流“改变了对中国人的印象(变得更好了)”、让小韩感到了“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在今年四月份熊本县观察到的强度7级的地震。与受到甚大灾害的熊本相邻的宇土高等学校留学的侯天妍同学、因为地震的原因只能在避难所生活。虽然在又冷又窄的避难所、不断的余震使她变得害怕、但是小侯说“庆幸的是寄宿家庭的家人都安详无事并陪伴着我鼓励我,所以我一点都不害怕。他们让我感到我不是一个人”。并讲述了她在这异国他乡深深体会到的爱的伟大与团结的力量。

在后来、转校到京都立命馆宇治中学校·高等学校的侯同学、因为得到学校与日中交流中心特别的帮助、能够在回国之前再次回到熊本问候。她说“梦想是(大学毕业后)能够在日本的大学院留学。想要看到熊本快快地复兴起来、也希望能够看到朝气蓬勃的大家。”讲述着未来、小侯露出了一丝笑容。

通过家庭寄宿促进异文化交流

“以“日本的家人”的名义温馨照顾高中学生们的是在各地的寄宿家庭家长。

琦玉县的影山一家、接收了与影山家长女同一所学校,在琦玉县立蕨高等学校就读的王雨竹同学一起度过了新年前后的三周时间。

“最让我费心的是健康方面。有一次、因为小王看起来有些不舒服、但是她又不想去医院。我就说‘那么就与你的父母好好商量吧’她又不肯,因为她说‘害怕父母担心’所以我说‘如果严重了怎么办!’严厉地说了她”(寄宿家庭母亲·影山厚子女士)。幸好她的身体自然康复、并收到了在辽宁省的父母寄来的用中英两国语言而写的热情的道谢信。

“之前感到中国是一个很遥远的存在、但第一次接收了中国留学生、看着她简简单单地操作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发展”(寄宿家庭父亲·影山敏幸先生)

接收王同学之后、促进了双方相互不同的文化交流。

共329名留学生,在高中毕业后大约半数再次来到日本

在今年、迎来了设立十周年的日中交流中心的事业分起来有三大要素。以构筑日中青少年之间的纽带为目标、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的“强化纽带事业”,在中国的地方城市开设“中日交流之窗”以促进日中交流、加深对日了解的“中国交流之窗事业”,以及此项“邀请中国高中生长期访日事业”。

通过大屏幕介绍的“十年的足迹”记者了解到、通过高中生邀请事业、留学到日本各地的高中生共有329人。已经毕业高中的268人中有125人(约为47%)再次来到日本并实现了在日本升学或就职。总而言之“再来日派”占领了很高的比例、大约为两个人当中就有一人。

作为第十届生的大前辈,第五届生曾毅春同学也是“再来日派”。他现在是一桥大学商学部的三年级学生。在今年暑假、他挑战了日本大学生集训模式企业访问项目“Rlead Asia引导亚洲”(国际交流基金会日中交流中心·日中学生交流联盟共同主办)的实行委员长、为了筹办准备而奔波着。这也是第一次由中国学生担任该项目的实行委员。

“这次活动加上要来日本的中国本土学生大约有40人来参加。以实践模式参加商务体验、访问资生堂、JTB、NEC、迅销等10家以上的日本公司、虽然很不容易、但是值得去挑战。因为有过高中时代的留学才能够有今天的我。这次担任实行委员长,我是抱着对日中交流中心的‘感恩’之心而决定担任的。”

从9月份开始的半年期间、曾同学将以交换留学生的身份到比利时名牌大学留学。怀着第五届生的骄傲、小曾不断扩展着他的活跃范围。

“我们一定能够明白彼此”

日中交流中心职员、也是担任着邀请高中生事业的浅田女士如此回顾了十期生。“学生中有特别优秀的、也有着很顽皮的学生、他们都是那么的有个性、而且又充满活力”。

浅田女士说:“学生太固执而不接受他人的意见”“对食物太挑剔而很难一起共餐”等来自各地的高中与寄宿家庭的意见,对于在中间做调整工作的我无数次为此费心。所以他们能够安然无事的迎来“毕业”这一天、让我感到加倍欢喜。

“其实在今天、每一位职员们都收到了来自第十届生的礼物。在集体做的字画上、用日语写着‘工作幸苦了、谢谢你们’,‘要来中国见我们哦’等、这让我很感动。”

那些字画一定是第十届生们成长的印记。

浅田女士展望将来,说道:“日中交流中心与邀请高中生事业已有十年了。希望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也能够在各界人士的支持与帮助下、继续努力”。

在纪念十周年宴会开幕时、歌手马场克树先生(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职员)与第十届生一起表演了合唱“对面-面对着你-”。

♪“有勇气一同回首 才能够一起向前走”
(词曲:李浩、日本语歌词:马场克树)

十届生们跟随着响亮的歌声、迈出了连接日本与中国的新的一步。

采访/文:小林 Sayuri 采访日期:2016年7月15日

大家都在看

  • 国際交流基金 JAPAN FOUNDATION
  • アニメ・マンガの日本語 动漫日语
  •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微博]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