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网站致力于成为日中交流桥梁,
促进两国青少年共创未来。

JAPAN FOUNDATION 国際交流基金[心連心]

日中年轻人共创未来

参与者访谈

Interview 采访日中21世纪交流事业的参加者询问交流会的感受

东京、北京、天津 重逢之旅 ——寄宿家庭访华活动

  “心连心:邀请中国高中生长期访日事业” 今年迎来了项目开始的第12个年头,并首次举办寄宿家庭访华活动。应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大使馆教育处希望对常年接收中国高中生的日方寄宿家庭表达谢意的提议,本日中交流中心决定与中国大使馆教育处联合举办此次“寄宿家庭访华活动”。 2017年11月2日至11月5日期间,成员们先后访问了北京、天津,并实现了与曾经在日本共同生活的心连心毕业生的重聚。在出发的前一天,即11月1日在东京都内举办了寄宿家庭欢送会。当天居住在东京的心连心毕业生们也赶来为曾经的寄宿家庭爸爸妈妈们送了行。

初次举办寄宿家庭访华活动


写真を拡大祖天琳(第四期学生)和寄宿家庭的大友夫妇。在会场上,祖同学一看到大友家的爸爸妈妈就马上开心地迎了上去。

  参加欢送会的都有参加访华活动的9个寄宿家庭共计16名成员和9名居住在东京的心连心毕业生。和寄宿家庭的久别重逢,让毕业生们喜笑颜开。

写真を拡大中国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胡志平先生

  在举杯之前,中国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胡志平先生对寄宿家庭平日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谢。

  “中国高中生能在日本度过约为一年幸福而又安心的留学生活,离不开大家的理解和帮助。今年(201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明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我很高兴能够借此机会实现寄宿家庭的访华活动。相信中国当地的毕业生们也非常期待在访华期间与各位再会。”

写真を拡大马宁和寄宿家庭的大川女士。站在远处的大川女士,以和蔼的眼神默默守护着正在发言的马同学。

  之后是毕业生代表马宁(第五期学生)上前发言。“在留学生涯里,我切身接触到日本,和不少日本友人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叫我深受感触。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除了讲述亲身体验,他还还祝愿寄宿家庭的各位能在北京、天津等访问地体验别样的风土人情。

  现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四年级的马同学通过交换留学制度从2017年10月开始到上智大学学习,主攻国际关系与地区研究。他将在大学毕业后到中国外交部任职。

  “无论国际形势怎么变化,中日关系都是两国的大事。我相信在各位寄宿家庭各位一如既往地关照下,中日关系一定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最后,我代表全体毕业生向支持和关心‘心连心’的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马同学发言时宛如一名年轻的外交官,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写真を拡大(照片说明)日中交流中心堀俊雄秘书长(右)

  日中交流中心秘书长堀俊雄先生说在北京举行的寄宿家庭与毕业生的交流会上计划有12名毕业生前来参加,在天津举行的交流会则计划有6名毕业生前来参加。而且,做代表致辞的马宁同学的父母也主动提出,代替在日留学的儿子马宁,带访问团一行游览天津。

  “这些踊跃参加今天的欢送会的学生,和要参加在中国的交流会的毕业生们都是这些寄宿家庭当时所接收的学生。由此可见他们在留学时得到了寄宿家庭多么大的照顾。”

想看看孕育“孩子”们的国家——中国


  “其实我们家原本计划只接收第五期学生(笑)。我们第一个接收的徐心致是个非常乖巧的孩子。当时我们就觉得如果下一个也是这么乖的孩子,就继续接收好了。于是接二连三地接收了心连心留学生。……现在的第12期学生是第8个到我家的孩子。都是“女儿”(笑)。我总说要是能把这些‘女儿们’都叫来参加我女儿的婚礼就好了,这样一来新娘方就得准备两桌家属席,一定非常热闹。”

写真を拡大从左到右分别是松木场章博先生、张楚珺(第九期学生)、徐心致(第五期学生)、松木场久美子女士。

  鹿儿岛的寄宿家庭妈妈松木场久美子女士这样告诉我们她的想法。整整8年时间,从第五期到第12期,她都是关照心连心项目的寄宿家庭,是寄宿家庭中的佼佼者。令人意外的是,这居然是她第一次去中国。正在她家寄宿的夏梦琦(第12期学生)和曾在中国做过实习的(亲生)女儿都很担心松木场夫妇,给爸爸妈妈提了很多建议。

  “SAKI(夏梦琦同学的昵称)担心我们说‘在中国要走很多路’,所以这次我和丈夫都穿上了便于行走的鞋子。衣服倒是只穿了西服(笑)。女儿说不吃肉会没精神。因为我平常不怎么吃肉,但到了中国就必须好好吃肉了。”

  按照计划,松木场女士将在北京的交流会上与曾在她家寄宿的卢雨聪(第六期学生)、王丹妮(第七期学生)、张戈(第十期学生)、周跃(第11期学生)等人重逢。

  “能和‘女儿们’重逢比什么都开心。我也很期待能看看养育她们的‘中国’。去年住我家的小周(周跃同学)还特意带着她母亲一起从苏州到北京来和我见面,我很高兴能见到她母亲,但是还有点紧张(笑)。”

期待看到孩子们的成长


写真を拡大吉田夫妇。据说此次是初次前往北京、天津。

  我们看到旁边有一对夫妻正在默默地关注着松木场“家族”。
  “你们家那么多孩子,热热闹闹的真好”
  说这话的是第十期学生沈隽吉同学的寄宿家庭,住在神奈川的吉田夫妇。沈同学结束日本留学后回到上海,现在是高三学生,不过他准备报考日本的大学。吉田夫妇高兴地说,“前些日子刚接到小沈的电话,说他为了参加大学入学考试,会来日本住4天3夜”。

  吉田夫妇非常期待在这次的访问地天津和两个曾经共同度过生活的孩子重逢。这两人和沈同学一样都是第十期学生,分别是在熊本县立宇土高级中学留学的候天妍同学和在大分县岩田高级中学留学的孙超凡同学。

  2016年4月发生的熊本大地震,正在念书的学校,寄宿家庭的房子以及宿舍都受了灾。震灾后余震也持续不断,他们还没有经历过地震,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这时候,吉田夫妇把候同学和孙同学叫到神奈川的家里,作为临时避难场所接待了两位同学。

  “听说侯同学和孙同学会在课间休息时间来看我们。两人回国后我就再也没见过,不知道两人现在怎么样。”

写真を拡大右起分别是王畅同学、岛冈TERUMI女士、岛冈秀和先生。王同学说希望请岛冈妈妈和哥哥在这次的访华之行中“感受到中国人的热情”。

  “我儿子去过中国好几十次,他沿着丝绸之路一路旅行。今年9月刚去过维吾尔自治区的喀什。我觉得他待在中国的时候比在日本时要精神。”这位笑着说话的,是住在奈良的寄宿家庭妈妈岛冈TERUMI女士。这次是她第5次去中国。

  岛冈家从接收第五期学生开始,现在已经是5个中国孩子的“母亲”了。我们询问她常年坚持做寄宿家庭的理由。

  她告诉我们:“奈良县有个正仓院(正仓院,位于奈良市东大寺内。建于八世纪中期的奈良時代,是用来保管寺院和政府财产的仓库。摘自wikipedia),我在学校的时候也学了不少关于中国的事。所以我们一直以来就很关注中国。我儿子开始时很喜欢孙悟空,现在迷上了三国志(笑)。”

  站在她身边微笑着听她说话的是王畅(第七期学生)。在高中时她通过心连心到岛冈家寄宿时,就知道岛冈家的秀和哥哥非常喜欢中国。

  “我开始接收学生的契机是想了解现在的中国年轻人们的思维方式。今天看到好久不见的王同学,惊讶地发现她已变得十分成熟。看到接收的妹妹们的成长,我非常开心”

心连心毕业后也保持着“母女情”


写真を拡大横田先生和陈微同学。按照计划,横田先生将和曾寄宿在他家的高天鹏(第十期学生)、张义泽(第11期学生)在北京重逢。

  送别会接近尾声时,从摆满美食的桌子旁边传来阵阵欢声笑语。谈笑中的这两位是陈微(第五期学生)和琦玉的寄宿家庭横田先生。从第五期开始接收心连心项目学生的横田先生,现在已经是6名心连心毕业生的“父亲”了。陈同学是他们家的“长女”。

  两人拿着盛好菜的盘子聊个不停,都舍不得停下来吃东西。据说他们已有两年未见。

  “小陈刚到我家时,还问我‘爸爸,日本人是蒙古人吗?’”横田先生提起第一次见面时的回忆后,两人又开心地聊了起来。

  “我真的说过这些吗?”(陈同学)
  “那是我出生以来第一次听到这种提问,所以记得很清楚。”(横田先生)
  “我在高中学过‘日本语和蒙古语是同一个语系’,所以才这么问的吧。”(陈同学)
  “听说日本语和蒙古语都属于阿尔泰语系。”(横田先生)
  “原来是这样,长知识了。”(陈同学)

  陈同学在横田家寄宿是6年前的事。但是相谈甚欢的两人既像一对父女,又像一对好友,这幅情景令人不由地露出微笑。

  这时会场上响起广播的声音,“欢送会即将结束”。
“爸爸,互换一下line吧。”(陈同学)
“等一下,我看看。”(横田先生)
看来,两位的对话还会继续一段时间。


带给“孩子们”的日本土特产


写真を拡大記念撮影をする束親欣さん(第8期生)とHF沼田さん夫妻。

  在这次的访华之行中,寄宿家庭的各位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土特产。

  日中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员说,鹿儿岛的寄宿家庭沼田夫妇准备在出发前在机场为刘雅轩(第十期学生)买她喜欢吃的咖喱面包。此外,有的寄宿家庭还带上了做饭常用的当地口味酱油与日本大酱,因为他们的“孩子”说忘不了留学时妈妈做的饭菜的味道。

  想让久别的“孩子”们开心——看得出这就是寄宿家庭爸爸妈妈们的心意。

中国高中生通过心连心项目到日本家庭寄宿的时间短则几周,长则11个月,都不满一年。但是,项目结束后,不管经过多少年,他们与寄宿家庭都彼此牵挂,这正是“心连心”(心与心相连)的效果。相信下一个访问地北京、天津的交流会上也一定会有同样感人的画面。


  【结束采访】
  看着寄宿家庭和毕业生亲如一家的样子,我的心中也感到了无比温馨。
“邀请中国高中生长期访日事业”带来的“心连心”的效果,会带动周围的人们也感受到这种“冰雪消融”的氛围——我相信心连心项目拥有着这种力量。相信这些互相理解、互相信赖的日中两国友人们必将为将来的日中友好关系发展注入温馨的力量。
(采访/撰稿:和泉 日实子 采访日期:2017年11月1日)


大家都在看

  • 国際交流基金 JAPAN FOUNDATION
  • アニメ・マンガの日本語 动漫日语
  •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微博]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