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网站致力于成为日中交流桥梁,
促进两国青少年共创未来。

JAPAN FOUNDATION 国際交流基金[心連心]

日中年轻人共创未来

参与者访谈

Interview 采访日中21世纪交流事业的参加者询问交流会的感受

前往“宣扬文化”的学部

ZOOM期待春季开学的赵一青同学(于早稻田校区大隈纪念讲堂前)

姓名
赵  一青Zhao Yiqing

简历
  2001年出生于北京市。就读于北京十一学校(初中和高中),在校期间曾作为“心连心邀请中国高中生长期访日事业”第12期学生来到日本,在爱知县冈崎市光丘女子高级中学进行学习。在国内高中毕业后,于2019年4月为考入日本的大学而再次来到日本,备战迎考。将于2020年4月进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化构想学部学习(2月采访时的预定计划)。兴趣是读书、写作和看动漫画等。 小学四年级和2019年11月时在中国分别自费出版了《幻狐秘境》(巨石文华)和心连心日本留学体验记录——《16岁,我在日本:小留学生日记》(江苏文艺出版社)。

   “上大学后,我有很多想做的事!”赵一青同学(18岁)笑着说道。今年春天,她将迈入日本知名私立大学——早稻田大学(本部位于东京都新宿区)进行学习。高中时,她曾作为“心连心”项目的第12期学生前往日本留学。而这段留学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她想在日本上大学的决心。去年年底,她在中国自费出版了《16岁,我在日本:小留学生日记》一书。这部留学体验记录来自于她通过心连心项目在日本生活时写下的日记。此次,我就在心连心学到的经验、顺利考入大学的过程和未来的梦想等内容对赵同学进行了采访。

前往“宣扬文化”的学部


ZOOM在大隈讲堂前摆出胜利的姿势

  2月上旬的这一天,北风吹过,晴空万里。我在早稻田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大隈纪念讲堂前见到了赵一青同学。大隈纪念讲堂一般被称为“大隈讲堂”,是为纪念该校创始人大隈重信而建造的。其哥特式风格的建筑极其壮观,被列为日本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在拥有一个世纪历史的古老讲堂前,赵同学告诉我们,从4月起她就要在这所学校的文化构想学部学习了。那笑脸就如这一天的湛蓝天空般明朗。

   “上大学后有太多想做的事了。校园生活、上课、社团、交朋友……想到这些人生中的第一次体验,我现在就已经开始兴奋了!”

   早稻田大学的官网显示,文化构想学部成立于2007年,以培育“能构思符合新时代的文化”,“从国际化的视角学习日本文化,并将其成果传达给全世界的人才”为目标。

  对于在大学里想学习什么这个问题,赵同学虽表示“没有明确地决定”,但是她说道:“茶道、花道、文学、动漫……各种日本文化我都很感兴趣。我还想更加深入地学习中日两国之间文化的联系。”

  早稻田大学拥有五千名左右外国留学生,是留学生人数最多的日本大学(日本学生支援机构2017年调查)。国际化的校园为学生们提供了接触丰富多样的他国文化的机会。这样的环境无疑能帮助赵同学实现“想要学习多元文化”的愿望。

归功于心连心带来的经验


ZOOM有空时,赵同学也喜欢在街中散步(于早稻田大学户山校区旁的穴八幡宫)

  为什么决定在日本上大学?对赵同学而言,这似乎并不是什么特殊的选择。她从初中开始就选修了日语,并在高中时通过心连心项目前往日本的高中留学一年。

  “我从小就喜欢日本,同时心连心给我的经验让我决定了要前往日本留学,而不是去美国。当然父母对我的鼓励也促成了这一决定。”

  2019年4月,结束心连心项目后的赵同学在国内高中毕业。为考入日本的大学,她再次来到了日本,并在东京的日语学校和补习辅导班学习将近一年,做好准备迎接入学考试。

   “参加大学的入学考试需要英语托福考试和“日本留学生考试”(EJU)的成绩,为此我学得很辛苦。首先,结束心连心项目回国后,我没有留级就直接高中毕业了,所以落下的一年课程必须一口气补上。其次,大学的入学考试有英语还有EJU的日语、综合科目、数学等,所有的科目都要学习,时间完全不够用……”

  虽然赵同学觉得这一年的备考学习“没有做到最好”,但她仍然顺利考入了早稻田大学。“大概是因为EJU的日语我得了满分。早稻田大学似乎很看重(我擅长的)日语,这或许是我运气好吧。”她害羞但又冷静地进行了自我分析。

  赵同学一个人住在离大学不远的住宅区。

   “现在我很喜欢自己做饭。我还会做日本式的便当带去学校。”

  她给我看了手机中的便当照片,里面有意大利面、炒鸡肉和蔬菜等色彩丰富的各种食物,还配有装在壶里的味噌汤。“含油量少的日式食物健康又美味”她这样说道。看来在健康管理方面,她也做得很好。她还笑着告诉我,因为经常会用手机和在北京的父母视频聊天,所以“完全不会想家”。

爷爷用过的词典


ZOOM赵同学在心连心留学时学习了煎茶道,通过留学对中日两国之间文化的关联也产生了很浓的兴趣

  我们换了个地点,来到观光客云集的新宿,在一家古旧的咖啡厅内继续进行采访。

  聊到赵同学和“日本”结识的小学四年级那年的夏天,她说因为老师的推荐,观看了宫崎骏导演的《天空之城》这部动画电影。

   “我疯狂地迷恋上了它,光暑假里就看了100遍(DVD)。”《天空之城》让她受到了很大的感触。那年夏天,她在电影的影响下创作了幻想小说《幻狐秘境》,并自费将书出版。

  在和“日本”结识的过程中,还有另一段让人难忘的记忆。

  赵同学的祖父在她出生前就已经过世,祖父生前是一名建筑师,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因工作访问过日本。之后他不知为何突然喜欢上了日本,并长期自学日语。赵同学初中开始学习日语时,祖母将祖父生前心爱的词典送给了她。

   “那本词典已经很旧了,现在又有电子词典和手机APP什么的,所以用不上。但我还是很高兴。虽然我没有见过爷爷,但我们都学习日语呢……”

  班上有一些同学的父母因为“历史问题”而反对子女学习日语,但“我的家人都很支持我。爷爷对日本的爱让他们也很喜欢日本,不但没有反对,还热情地鼓励了我”。赵同学再一次感谢了继承了建筑师职业的父亲和身为心理治疗师的母亲,正是因为有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她才能一直学习自己喜欢的日语。

对“JK用语”感到震惊


ZOOM赵同学在心连心留学时学习了煎茶道,通过留学对中日两国之间文化的关联也产生了很浓的兴趣

  高二时通过“心连心”参加的日本留学在赵同学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在自己还能做很多事的时候去国外挑战”——带着这样的愿望,她于2017年9月前往日本爱知县冈崎市的光丘女子高中,在那里度过了为期一年的留学生活。

  光丘女子高中是一所基督教女子学校,这种学校在中国很罕见。虽然对留学生活充满了期待,但真正到了日本后,却因语言和文化的不同而产生了困惑。

  首先就是教科书里没有的“JK(女高中生)用语”。

  像“カワイイ(可爱)”、“ヤバイ(糟糕)”、“マジ(真的)”、“メッチャ(非常)”等独特的流行用语,“习惯后,光用这些词就能和人交谈,所以很方便。但一开始我完全听不懂意思,可头疼了(笑)”。

  其次,虽然赵同学知道在日本的习惯中,“不给他人添麻烦”是很重要的,但她曾经因为联系失误,而导致在约定的时间让老师等了很久。“那时我没有勇气联系老师,现在想起来真是太不成熟了。虽然老师没有怎么责备我,但我深刻反省了自己。”

  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赵同学无比珍贵的体验。每天的祈祷和圣歌合唱可以让心灵得到安宁。在课外活动和课堂上,她接触到了花道和茶道(煎茶道)等日本的传统文化。在运动会上通过啦啦操和大家融为一体,在寄宿家庭过日本的新年,在外国人歌唱大赛上演唱自己喜欢的动漫歌曲,在冈崎这片德川家康的出生地上,扮成忍者参加春季举行的“家康行列”,等等……

   “新年的屠苏酒,还有花道和茶道,这些都是从中国传来的文化在日本经过独特的发展后流传下来的。在这次留学生活中,我对这一系列的转变传承过程产生了很浓的兴趣。”

  赵同学记录下的成长日记多达90余篇,这在第12期学生中也是屈指可数的。这些日记获得了读者们的好评,现在仍可在心连心的网站上浏览,

  ◆赵一青同学的日记
https://xinlianxin.jpf.go.jp/diary/index/page:1/user:fs1709

“没有一件事情是没有意义的”


ZOOM新的著作中记载了心连心时期的无数珍贵回忆

  去年11月份,赵同学在中国自费出版了以心连心日记为基础创作的日本留学体验记录——《16岁,我在日本:小留学生日记》。

  在后记中,她加了这样一个标题:“没有一件事情是没有意义的。”

   “一开始,我看到日本的同学们拼命地参加课外活动,很奇怪他们这样做会为考大学带来什么好处。我还曾经后悔,要是自己不去参加“家康行列”,就能记更多单词了……但是,茶道中有一个说法叫‘一期一会’,我很珍惜一生中唯一一次的机会。正是那时获得的种种经验造就了今天的我。人有时会遇到失败,有时也会感到后悔,但事后想起来时,就会发现那些事没有一件事是没有意义的。”

  这段话让她在中国的朋友们也纷纷称赞,说是受到了很大的感悟。“今后我要继续这样告诫自己,同时也想将这些话传达给年轻的读者朋友们。”

  对于未来的梦想,赵同学虽然没有明确的目标,但她“想做国际交流方面的工作。希望能进入国际性的组织,然后将日本的文化传到中国,再将中国的文化传到日本……”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首先就要在文化构想学部完成“宣扬日本文化”这一课题。“今后我打算继续写日记。还有现在很流行视频,所以我也在悄悄地尝试制作视频呢(笑)。”

   “没有一件事情是没有意义的”——赵同学这样的生活仍在继续。

  【采访后记】
  独自在东京生活的赵同学很喜欢自己做饭。知道她会做日本的家常菜和味噌汤后,我感到很吃惊。她说小时候读过日本的小说《阿信》(中文版),当时就对里面的这些食物很感兴趣,后来在寄宿家庭尝过后就喜欢上了。她说:“小时候受到的影响是很深的。尽可能早地了解对方国家的事是很重要的。”希望赵同学能在将来作为深谙日中文化的国际人,为两国之间的交流活动做出更多的贡献。
(采访/拍摄/撰稿:小林 Sayuri 采访日期:2020年2月6日)

大家都在看

  • 国際交流基金 JAPAN FOUNDATION
  • 通过《艾琳》学日语
  •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微博]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