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ce ~参与者来信~ 作间 温子
发挥日中交流的经验,缘分将继续
名前
作间 温子(Sakuma Atsuko) 女士
简介
作间温子,1993年出生于宫城县丸森町。2014年秋天,在宫城学院女子大学读4年级时,参加了在广州中日交流之窗(中山大学)举办的大学生交流事业。从2017年2月到10月末,又参加了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亚洲中心的“NIHONGO Partners”事业,活跃在马来西亚。
时光飞逝,自从我参加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日中交流中心主办的大学生交流事业以来,已经过了3年时光。现在,我正作为NIHONGO Partners,在马来西亚的初级中学当日语教师助手。至今为止与中国之间的交流和缘分,直接关系到我现在在马来西亚的生活。
邂逅中国 ~决定去中国留学~
在升入大学之前,我对国际交流或中国文化并不十分感兴趣。
最初我只是在大学选修第二外语时,选择了汉语。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产生了希望到中国当地接触纯正汉语的想法。但是,当时经常看到关于中国发生反日游行的报道,对中国的印象并不好。不过如果仅仅因此而取消留学,我又认为非常可惜,所以秉着一直以来“车到山前必有路”的精神,开始了为期半年的中国留学生活。
我的留学地点是位于中国东北的大连市。大连作为日俄战争的舞台也十分著名。留学时间约为4个月。由于我希望在课余时间,可以接触到学习日语的中国人,我选择加入了日中交流社团。社团活动包括与当地日语系学生的交流,以及面向校外的日本文化介绍活动的策划实施。
加入社团后,我交到了很多中国朋友,并开始对中国产生兴趣。这是因为我遇到的朋友们大多都十分老实,并且对我关怀备至。他们完全颠覆了我在日本时经常听到的关于中国人的描述。另外,在大连这块留有浓厚日本历史色彩的土地上,我得到了和中国朋友们一起从旁观者的角度思考日本的机会。正是得益于与这些人的缘分,我才渡过了十分充实的留学时光。
与朋友们一起再次赴华 ~参加大学生交流事业~
回国之后,我与大学里的朋友们之间的谈话全都变成了围绕中国的话题。在我的影响下,连已经进入大四的朋友们也开始学起了汉语。有一天,一个朋友看到了一张宣传单。其内容就是心连心主办的大学生交流事业。后来,我们4个人成功获得了被派遣的机会,再次访问中国,进行中日交流。这次的目的地是有“吃在广州”美誉的著名美食城市,广东省广州市。广州中日交流之窗设在因孙中山先生而闻名的中山大学。9月中旬,我们在南方城市特有的闷热气候中,一边享受着广州的美食,一边努力进行筹备工作。我们与27名日语系学生联手策划了主题为“仙台七夕”的夏日庙会。夏日庙会由3部分组成,分别是舞台表演(包括快速吃西瓜比赛、卡拉OK大赛、cosplay、猜谜游戏等)、试穿浴衣、七夕装饰·折纸展台。夏日庙会最后以到场者约330人的成绩圆满结束。
虽然只逗留了短短5天,但是在联手筹备活动的过程中,我与出色的伙伴们为了理解不同文化而积极进行交流、互动,从而留下来了美好的回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初次到访中国的伙伴们改变了对中国原有的偏见,并表示还希望再来。此次中国之行我也十分开心,因为我不仅结识了许多中国小伙伴,开展了温馨的交流,还有幸和交流团队中的日本伙伴们一起体会并发现了中国美好的部分以及博大精深的文化。
再次相会于日本仙台 ~心连心 再次启程~
在中山大学交流时认识的中国朋友中有几位同学有计划来日留学。我们得偿所愿,在日本再次相会。
虽然留学地点的冈山县和广岛县离当时我所居住的宫城县很远,但是中国朋友们还是利用假期到仙台来在我家体验了家庭寄宿。我们曾在交流事业中介绍过宫城县美丽的自然风光、传统工艺品小木偶的制作以及毛豆饼、烤牛舌等美食,这次中国朋友们过来都亲身体验到了。能够实现再会,使我强烈体会到“友情不分国界”、“有缘千里来相会”这些俗话的深刻含义。
从中国再到马来西亚
接下来,正是在上述缘分和经验的推动下,我现在才获得了以日语为桥梁接触到马来西亚的孩子们的机会。我个人的国际交流始于在中国积累的经验,得益于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现在又拓展到了马来西亚。我在中国学到了“交朋友是理解不同文化的捷径”。我认为正是由于在马来西亚也实践了这一点,我才能在马来西亚这个多民族的社会中在长达9个月的时间里顺利展开了作为“NIHONGO Partners”的活动。回国后,我也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并将这种宝贵的经验应用到国际交流以及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之中。
2017年10月5日 NIHONGO Partners 第3期 作间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