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网站致力于成为日中交流桥梁,
促进两国青少年共创未来。

JAPAN FOUNDATION 国際交流基金[心連心]

日中年轻人共创未来

参与者访谈

Interview 采访日中21世纪交流事业的参加者询问交流会的感受

通过睽违已久的线下交流会,了解交流的意义和未来

  2023年2月,“日中21世纪交流事业参加者线下交流会”在东京举行。

  在此次交流会上,共有约100位曾经参加过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邀请中国高中生长期访日事业 (项目名称:心连心)”、“中日交流之窗事业”和“大学生交流事业”的人士和相关人士荟萃一堂。

  这些事业自2006年启动以来,每年都为无数日本人和中国人架起沟通的桥梁,但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大家不得不开始进行线上活动。

  随着日中出入境政策的放开,此次大家终于得以再次在线下进行面对面交流,我们也向到场者们采访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意义和未来。

为参加者创造横向联系的线下交流会

  距离交流会开始还有30分钟,早就有众多到场者来到了会场。尽管所有人都戴着口罩,各桌之间也隔着塑料板,但随处都可以听到穿插着日语和中文的热烈对话。

  其中既有为了久别重逢而喜出望外的老友,也有在线上活动中相识,为第一次真正见面而激动万分的新知。

  在迄今为止的交流事业中,“邀请中国高中生长期访日事业”已经举办14期并送走了442名毕业生,其中约有160人(截至2022年5月)通过就职或留学重新回到了日本;而设置于中国各地的18处“中日交流之窗”年均吸引共2万多人次到场参加活动;“大学生交流事业”也已有91组、共计495人次的日本大学生参与。

  这种横向串联起各项事业的交流机会将进一步拓展新的交流。随着更多中国学生来到或回到日本工作或留学,为了“创造真正的面对面机会”而举办了此次的交流会。

自高中留学起已持续16年的交流

  交流会首先由4位嘉宾的座谈会开始。

ZOOM座谈会嘉宾(左起)武田真由子女士、徐攀先生、徐佳凝先生、林晓慧女士

  第一位发言嘉宾林晓慧女士曾作为心连心事业的第2期学生,于2007年9月至2008年7月在爱媛县立松山南高等学校留学。后来考入大学后又分别到美国和日本留学过一段时间,2014年起进入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从事文化交流事业。现在则在一家外资咨询顾问公司担任未来设计工作。

  林女士首先回顾了自己的留学生活:“从我到日本高中留学,现在已经过了16年。”当时还没有智能手机,而且日语也不够流利,因此她一开始十分孤独。但是,当她加入美术部后,发现即使语言不通也能通过艺术与他人沟通。

  林女士说自己一直与留学期间认识的日本朋友保持联系,后来去美国留学时,日本朋友还去看望过她。

  而且当时的寄宿家庭也给了林女士很大帮助。林女士说直到现在,在爱媛寄宿时的爸爸妈妈还会给自己寄橘子以及妈妈亲手做的生日蛋糕,而自己也尽量每年都去爱媛看望他们一次。

学到了“使命感”“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高中留学结束时,林女士给10年后的自己写了这样一封信:

  “要多看看世界,人生的追求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获得幸福,请寻觅答案,并分享给他人。”

  林女士表示,自己这16年里始终将这段话牢记心头。她去了很多国家,一边开展着与艺术有关的交流工作一边思考人与人如何才能互相理解。

  她现在的工作也是会举办日中两国创作者的虚拟时装展,还正在负责一个将自己在日本的“故乡”——松山的老字号温泉旅馆与芬兰设计师联系到一起的项目。

ZOOM交流会参加人员集体合影(心连心毕业生1)

  她介绍了心连心事业对于自己之后人生道路的三大意义。

  第一点是形成了“使命感”。高中时期肩负着中日两国未来重任到日本留学的经验,让她在进入社会工作以后也会出于主人翁意识,思考自己能为未来的社会做些什么。

  第二点是学会了“独立思考”。她学到了如何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横流的社会,坚守自己的方向,一边接触形形色色的观念一边思考该如何吸收这些观念。

  第三点是提高了“合作能力”。在语言不通的留学生活中,她学会了如何克服语言障碍开展合作。林女士表示,语言的差异不仅是日语和汉语的差异,程序员与设计师、艺术家与政治家等之间同样存在语言差异。

  林女士一直在思考,面对这些差异,该如何有效沟通并开展合作,语言的壁垒下掩藏着怎样的本质问题以及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融合不同文化的精华,创造出新的价值

  第二位发言人徐佳凝先生则是心连心的第3期学生,曾经于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在北海道的立命馆庆祥高等学校留学。后来他考入东京大学攻读建筑设计,毕业后进入大学时代的恩师隈研吾创办的建筑事务所工作。

  徐先生说自己现在负责的客户有一半来自中国,用中文简明易懂地介绍隈研吾的想法与日本建筑的理念也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

  他说自己之所以走上建筑设计师的道路,契机就源于他高中留学时加入的广播部。当时他完全不知道如何剪辑视频,就凭着一腔好奇而挑战了广播剧及短片制作。

  徐先生说道,在挑战未知领域时获得的知识技能以及与各方人士的交流经验也与他现在的工作息息相通。

  在工作中,他除了中国的项目,也会负责俄罗斯和美国的项目。尤其是当需要到新的地方修建建筑物时,探寻当地的魅力这一点至关重要。徐先生表示,自己在心连心事业中养成的“婴儿般的好奇心”对此发挥了巨大作用。

  而且,即使在因文化风俗不同而难以互相理解时,只要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找出彼此文化的精华并融合到一起,就能创造新的价值。

新冠疫情让自己下定决心到日本工作

ZOOM交流会参加人员集体合影(“中日交流之窗”学生)

  第三位发言人徐攀先生曾经在2015年至2017年期间,作为志愿者在四川省的成都中日交流之窗从事运营工作。

  其实成都中日交流之窗是中国的第一处中日交流之窗,自2006年开设以来,一直积极与四川省的幼儿园、中小学以及大学合作开展各种活动。

  徐先生是在就读四川省电子科技大学日语系期间成为志愿者的。后来曾经作为中方领队,在2017年3月的“大学生交流事业”中,与日本大学生一起在成都中日交流之窗会场举办了交流活动。

  他毕业后在上海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于2022年9月来到日本,目前在东京的一家外资咨询顾问公司工作。

  徐先生说自己与成都中日交流之窗的缘分十分偶然。虽然大学念的是日语系,但以前都没学过日语,也没去过日本。机缘巧合之下,受在中日交流之窗担任志愿者的大学舍友之邀才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ZOOM交流会参加人员集体合影(大学生交流事业参与者)

  大四时,他参加了“大学生交流事业”,与访问中国的日本大学生联手用一周时间策划、举办了一场成功的交流活动,这给他留下了一段非常宝贵的经验。

  徐先生说道:“从实际生活中的日语到日本年轻人的兴趣爱好和交流方法,我学到了很多需要注意的内容。”一边掌控全局一边推进活动的能力,也是那时学到的。

  这些经验在他后来到上海工作并参与日本项目时也派上了很大用场,并为他带来了好评。但是,上海的节奏十分忙碌,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在周末继续打工,完全没有时间思考未来。

  就在此时,上海因疫情形势严峻而开始封城,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每天都待在家中,不断地思考着自己今后想要做的事情,最终下定决心到日本工作。

  幸运的是,他在东京找到了工作,并于2022年9月来到了日本。他表示,日本的生活非常悠闲,不仅很少加班,周末也可以休息,而这也给他带来了重新思考未来的机会。

珍惜“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地方”这一领悟

  第四位发言人武田真由子女士曾于2019年3月作为“早稻田日中大使”团队的领队,通过“大学生交流事业”来到位于重庆师范大学的重庆中日交流之窗举办日本文化交流活动。现在则在东京工作。

  其实,武田女士在中学时曾因父母的工作关系在中国居住过一段时间。然而,尽管她并非对中国全然未知,但是在重庆这片陌生的土地,用一周时间与当地大学生合作举办一场日本学校生活体验活动却让她备感不易。

  武田女士讲述了自己从中得到的两大启发。

  第一点就是发现“这个世界还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当时同行成员中有人是第一次去中国。虽然之前也通过社交网站或者新闻等看到过有关中国的介绍,但实际与当地人交流并举办活动的体验也让一些同学彻底改变了自己对中国的初始印象。

  武田女士自己也觉得,来中国参加交流事业活动时看到的风景和经历,与自己小时候跟着父母在中国居住时的感受截然不同。

  她说道:“这让我意识到,一定要随时保持百闻不如一见的态度,不能只对自己知道的事情囫囵吞枣。”

  还有一点就是“在异国他乡完成了困难任务”的成就感给她带来了巨大的自信。这同样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让自己在日后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也能坚信自己可以跨越难关。

加深友好关系的关键所在

ZOOM交流会参加人员集体合影(心连心毕业生2)

  在座谈会最后,主持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认为,要想加深日中两国的友好,关键在于哪些方面呢?”

  对此,武田女士回答道:“首先要去当地亲身体验,而且创建这种可以持续进行民间交流的环境也很重要。”

  参加过大学生交流事业的徐攀先生也表示赞同。“中日两国之间存在文化差异,而且彼此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我希望能尽量在日本多多体验,然后分享给中国的朋友们。”

  在建筑事务所工作的徐佳凝先生则说道,建筑工作让他深切体会到了对话的重要性。在某个中国项目中,当因中日两国的做法分歧而遇到瓶颈时,就是通过双方认真对话沟通,最终才完成了发挥双方特长的作品。而且双方的关系也由此瞬间升温。

  林女士则说道:“现在不仅是中日两国之间,全体人类都面对着巨大的社会课题。”

  “正因为如此,中日两国的年轻人们必须要思考自己能为世界做些什么,同时也要对自己憧憬的未来展开自由想象并一起创造这样的未来,这一点非常重要。”林女士总结道。

文化差异在于“垃圾分类”“上下关系”“天津饭”

  座谈会结束后,还向到场者们进行了实时调查。主持人提出有关大家家乡以及当前居住地区等问题,到场者们只要在手机上回答,就能通过大屏幕实时显示回答结果,而回答数多的答案则会放大字体显示。

  对于“在日本或者中国遇到的文化冲击”这一提问,屏幕上首先放大显示出来的答案居然是“垃圾分类”。除此之外还有“上下关系”“中国没有天津饭”等回答,会场气氛一片欢腾。

  另外,对于“是否仍在与通过交流事业认识的人保持联系”这一提问,有超过7成人回答为“是”。

  之后的畅谈环节,我们也向到场者们进行了采访。

  在这次交流会上,当时在徐攀先生所参与过的“大学生交流事业”中担任日方领队的佐藤友香女士也穿着印有当时团队名称“inyQ”标志的外套来到了会场。听说徐先生来日本不久,两人便取得联系并再次相见。

  佐藤女士也曾在高中时,通过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交流事业访问过济南和北京。虽然与中国缘分深厚,但佐藤女士说自己其实在通过交流事业访问中国之前“都不怎么了解中国”。

  佐藤女士说道,是交流活动让自己了解了中国人表里一致的坦率性格并爱上了中国。

通过“大学生交流事业”改变人生

  还有到场者表示“大学生交流事业”是自己人生的转折点。

ZOOM曾经因大学生交流事业造访贵阳的后藤隆幸先生和服部惠美女士

  老家在经营神社的服部惠美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说自己的报名契机是因为“大学生活太无趣”,所以一看到活动征集指南便觉得一定要参加,但报了两次名都没有被录取。直到第三次面试才抓住机会,堪称是斗志满满。

  当时的交流合作伙伴是贵州省的贵阳中日交流之窗。服部女士说道,她在当地感受到了温暖人情,并深刻体验到了实际交流的重要性。

  毕业后,她进入明治神宫国际神道文化研究所从事国际交流工作。而且她老家的神社也有很多中国游客,所以自己的经验非常有用。

  另外服部女士又接着介绍了当时一起去贵阳参加过交流活动的后藤隆幸先生,并告诉我们一定要采访一下他。后藤先生说道,当时就读于独协大学国际教养学部的自己其实更喜欢欧美文化。

  但是贵阳的交流体验实在太过精彩,让他对中国也产生了兴趣。回到日本后,他开始学习中国文化和经济课程,并产生了想要留学的想法,而且实际上也确实决定在2019年到北京留学。然而,出乎意料的疫情使他不得不放弃了留学计划。后来他考上埼玉大学研究生院开始攻读日语教育。而这也成了他的人生转折点,他告诉我们,自己会到上海财经大学担任日语老师,交流会的第二天就要去工作了。

因疫情而紧急回国的心连心第14期学生也重返日本

ZOOM曾担任济南中日交流之窗志愿者小组组长,目前正在鹿儿岛大学就读的任轶同学

  也有很多参加过“中日交流之窗”交流活动的中国学生来到了日本留学。

  2022年8月来到日本的任轶同学就是其中之一。任轶同学曾经于2018年前在济南中日交流之窗担任志愿者小组组长。因此,她表示自己对座谈会嘉宾们的发言无比赞同。现在,她已经通过推荐入学考试来到鹿儿岛大学就读。

ZOOM因疫情而紧急回国,后来考入日本大学的心连心第14期学生高梦月同学

  此外,因疫情而于2020年4月紧急回国的心连心第14期学生中也有人重返日本。其中的高梦月同学已经确定于4月起就读大阪教育大学教育心理学科。

  高同学表示,自己通过“邀请中国高中生长期访日事业”到大阪高中留学时,被日本宽松的教育环境所吸引,因此而产生了到日本读大学的想法,将来则想从事国际交流方面的工作。

ZOOM心连心第14期学生 王籽陆同学

  另一位心连心第14期学生王籽陆同学也从2022年6月起就读京都立命馆大学哲学专业,今后则打算在日本完成博士学业,将来当一名大学老师。

  尽管疫情阻断了人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但人与人的联系并没有因此而终止。大家都充分发挥自己在以往交流中得到的丰富经验,编织出新的联系并开拓着未来。对于到场者们来说,这场睽违3年之久的线下交流会想必会成为一次回顾过往交流,同时朝向今后的交流迈出新一步的好机会。


采访、撰稿:田中奈美 采访日:2023年2月18日

大家都在看

  • 国際交流基金 JAPAN FOUNDATION
  • 通过《艾琳》学日语
  •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微博]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