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連心ウェブサイトは日本と中国の若者が
未来を共に創る架け橋となります。

JAPAN FOUNDATION 国際交流基金[心連心]

日本と中国の若者が未来を共に創る

留学纪录片

留学记录 第2话 =初来日的目标=

留学生记录,追踪留学生们一年间的留学生活,以他们的各种体验及成长过程为背景而取材。第二回,通过调查他们来日后的目标,想法,来日3个月后现在的状况,以及他们的日记来寻找素材。

学习日本的长处,也让日本人了解中国

来日本3个月后,通过在日本的生活学习,第七届同学们开始有了变化。来日本开始留学生活前,他们抱着目标和憧憬,经过一段现实生活到现在,理想和现实有多大的差距呢。翻开刚到日本研修的时候他们填写的调查表,看到了他们当初的目标和对日本的印象。

很多同学都写到,要以[考过日语1级]为目标,其他还有意识到现在的日中关系,[中日交流]等等也不在少数。

[学习日本的长处,回中国后推广](刘佳妍)
[理解日本人的思考方式,与中国进行比较,去粗取精](钟冰雯)
[想让周围的人更多地了解中国](李博涵)

大家似乎都在考虑,日本和中国,互相取长补短。中国人会比较注重互相发掘长处,而日本人会比较容易注意短处,这之间的区别很有意思。

了解真实的日本

那么,来日本前他们都认为日本有什么长处呢。
刚到日本填写的调查表显示,[守时][工作效率高][懂礼貌守规矩][道路干净风景美丽][绿地多]等等看法比较多。其他还有,不知道算不算作长处,[节约(能源)],[体贴],[高科技]等等也被作为对日本良好印象的关键词。

另一方面,对于日本人的印象,[表达委婉,不能直率的陈述意见],[大都市的白领们个个表情严峻]等等,日本人听来会有些刺耳的话也不少。但是,这都是开始在日本生活前抱有的一般印象,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大家都很想了解,

[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看真实的日本](满雪阳)
[想了解日本的家庭](王畅)
[希望对中国人没有偏见](李博涵)

等等,通过和留学中所寄宿的日本家庭以及学校生活中的真实的日本及日本人接触,获取珍贵的经验,从而了解更多通过媒体很难了解到的真实的日本,这是大多数第七届同学的心声。

当然,不光是日中的事情,由于很多同学都是初次离开父母,

[培养独立性](刘佳妍,周洁如,黄丽薇,秦瑞廷等)
[想继续课外活动(想坚持一件事)](胡玥)
[我怕生,所以想培养积极与人交流的开朗性格](李博涵)
[想开阔视野](张文宁)

等等,很多同学认为这些成长期的珍贵体验,都将成为长大成人的阶梯。留学不光是了解日本,也是了解自身的好机会。其他的还有很多同学写道,希望吃到日本料理,希望旅行,希望体验茶道,插花等日本文化。

说不辛苦,说不在乎,那都是假话

还有很多同学,是以[交很多日本朋友](杨赞等)为目标的。虽说高中时代的朋友会持续一生,不过能不能交到这样的超越国籍的朋友呢。在学校,还有寄宿家庭,能不能和他们建立起信赖关系呢,既是期待又很是不安,不知道实际上会遇到多大的困难。

来日本经过3个月到现在,在各地的留学生活中,他们确实一步一步建立起信赖关系,这些奋斗前进的身影,可以从第七届同学的日记中看到。

钟冰雯,当初从普通科班级到初高中一体的高中部班级,为了能完全融入集体而苦战,心里的感受都写在下面的文字中。

说不辛苦,不在乎,都是假话。和都是4月份刚刚相识的普通科相比,高中部的同学们都是从初中开始相识,就像中国的外语学科小班一样,要想融入这三年培养出来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

(摘自9月19日的日记)

即使是日本人,要想融入已经存在的人群关系中并非易事。何况不同国籍,所以就更难了。但是小钟却借助良师益友的支持,慢慢的向前发展,从1个月后的日记中便可见心情的转变。

最近完全的融入了这里。当然也不是说以前没有融入。或者应该说是习惯了,生活方面,精神方面2方面都有。(~中略)
加入新班级的时候,周围全都是日本人,班里的同学都是最初开始就是一个集体的,不能加入其中的时候;考试前科目众多(或者说全都不会)该从哪里入手比较好,想知道学习方法的时候;不明白却无端端发脾气的时候;还有各种各样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前辈)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听我诉苦,给我正确的意见。

(摘自10月27日的日记)

在这样的地方度过一年,这突如其来的悲剧,欲哭无泪了

在富山县留学的陈酥尧,就像现时的年轻人一样,是个喜欢滑雪,喜欢音乐的都市大男孩儿。初来留学,见到的是日本的乡村,唉声叹气。

到富山第二天,简直就是悲剧。街上没什么人,完全是农村。不过寄宿家庭的老奶奶是中国人,儿子的中文也非常棒。虽然这点还不错,可其他的都只能说是悲剧。如此寂寞的在此度过一年,这突如其来的悲剧,让我欲哭无泪。

(摘自9月2日的日记)

 不过20天一天天度过,慢慢习惯了学校,对于周边也一点点熟悉起来,心情也好了很多,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变得积极乐观起来。

基本上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习惯了学校,习惯了生活步调。现如今,大城市也好,乡村也好,都没什么关系了。神灵似乎也为我考虑了很多。即使在这种小乡村也会有很多很多值得了解的东西。日本的特色,日本人的思考方式,虽然这里不是东京,但相反倒是觉得这里才是真正的日本。在这段适应的时间里,也考虑着自己的未来。骑着自行车在各处穿梭,拍了很多照片,比如附近的金泽,所到之地都非常美丽。不必贪多,就周边的三县就够走一阵子的。哈哈哈

(摘自9月20日的日记)

最喜欢哪句日语呢?

在北海道留学的杜天佑,刚到日本甚至只能用中文填写调查表,在第七届同学中,虽然日语能力说不上出色,不过也通过一天天的实践成长起来。前几天,10月20日的日记中还用日语记录了参加辩论大会的情况。本来日记就很少更新,日语也还有待提高,只能写短文章,但描写心与心相接的瞬间,为了适应环境而努力的身影,也非常打动人心。

昨天,我参加了第56届全道高中生辩论大会。我不是辩论选手,在大会的最后和学校的其他3位留学生一起寒喧,回答了许多大家提出的关于我们的问题。会场非常棒。最有趣的问题是[最喜欢哪句日语呢?]。德国的留学生回答[牛奶](实际是喜欢喝牛奶)。大家都笑了。接下来是我的回答,[最喜欢 “什么?”。因为这是我学会的第一句日语]。大家惊奇之余也都开心的笑了。那时候,我真的感到很幸福。

(摘自10月20日的日记)

在各地,都有正在奋斗的第七届同学。虽然可以统一称作[中国的留学生],但在中国的出生地,日语能力,留学地都不同,所以成长速度,个人故事也因人而异。他们各自抱着不同的目标,在与祖国不同的新环境中长大成人,体会新环境的好处,快乐的抱着挑战的精神向前发展。当然,不可能都那么顺利,但通过这3个月的经验,一点点达成留学生活的目标,熟悉日本,也让日本人了解中国,多少影响着周围的人们,也适应着日本的生活。

次回予告 留学记录第3集

从下集开始,从各地活跃的留学生中各选取1人为代表,采访其本人和寄宿家庭及朋友,老师,追踪他们”现在”的身影。

pagetop

  • 国際交流基金 JAPAN FOUNDATION
  • 通过《艾琳》学日语
  •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
  •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微博]Weibo